穿越時空的「錄音筆」:再現四百年前臺灣島上閩南移民說的話
2017年04月13日臺灣研究一向是本會學術獎助業務的重點之一,除傳統專題外,其與漢學的關係、華人社會研究,以及中華民國現代化的經驗,都為國際學術界所重視。故本會歷年來有關臺灣研究之補助累計金額共新臺幣15億1,882萬餘元,折合美金5,090萬餘元,佔全部補助金額42.34%,對本會增進國際社會對臺灣經驗的瞭解,有很大的貢獻。例如與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合作推動臺灣當代小說的英譯計畫、與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合作設立臺灣研究博士後訪問學人、輔導成立歐洲臺灣研究學會、資助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成立臺灣研究碩士學程、在德國杜賓根大學成立「歐洲當代臺灣研究中心」等,都被公認對於臺灣研究有深遠之影響。
由國立清華大學、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、西班牙巴塞隆納Pompeu Fabra大學及塞維亞(Sevilla)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,在菲律賓聖多瑪斯大學檔案館裡,尋獲一份距今約四百年,厚達千頁近兩萬字詞的《漳州話辭匯(Vocabulario de la Lengua Chio Chiu)》,堪稱本世紀以來,關於明代閩南話史料發掘最重大的成果。今日的我們透過這份手稿上的拼音符號,得以「聽到」十七世紀在馬尼拉及北臺灣閩南人說的話。原來今日我們仍會使用的詞「洗門風 (Sey Muy Hong) 」,400年前的閩南人就已經在使用。
這支研究團隊在本會的獎助下,前往西班牙與菲律賓等地檔案館,進行搜集、整理與建構有關十六、十七世紀臺灣與中國的西班牙史料數位資料庫。近兩年來陸續前往馬德里、塞維亞及巴塞隆納找尋古閩南話的詞典或古籍,幾經努力終於在馬尼拉尋獲《漳州話辭匯》,同時在國內學者連金發、李毓中、陳宗仁及西班牙學者Jose Luis Cano Ortigosa等的協助下,得以解讀出400年前海外閩南人的用字遣語,一窺當時閩南人的常民生活。
先前所找到有關漳州話語言紀錄,最著名的是已故大漢學家龍彼得(Piet van der Loon)找到的《漳州話語法》,總共約六十頁,介紹近兩千個字詞。而此次找到的《漳州話詞匯》,蒐羅的字詞數是前者的十倍。透過這部十七世紀初期編纂的《漳州話辭匯》,今日我們得以獲知當時漳州移民的日常詞彙,以及這些詞彙背後的生活點滴、地理知識,增進我們對臺灣早期閩南移民的認識。
此次《漳州話辭匯》的發現,將為臺灣學術界帶來新的研究動能,對歷史學而言,可從西班牙人的角度了解閩南人在臺灣及東南亞活動的足跡與面貌;對語言學而言,則有助於重建四百年前閩南話的樣貌,了解現今臺灣與東南亞閩南話的流變。同時,也為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,增加了學術與文化交流的另一新契機。
新史料發表會時間:2017年4月14日(星期五)上午10點30分至11點
新史料發表會地點: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8樓802會議室